公告:

知音之人赏高山流水之曲,高雅之士结翰墨丹青之缘。

 

博兴顾氏名人考

 

顾铎,生于明成化十六年(1488),字孔振,号警斋,又号南田。明正德丁丑连捷进士,官至陕西行太仆寺卿,诰授通议大夫(正三品)。
顾氏家族是明代博兴最有影响的大家族。在明宣德四年(1429),顾氏始祖顾伯顺从北直隶的枣强迁来博兴,落户在向顺乡淳化镇社(村)。顾氏初在陇亩,以耕读而起,第三代的顾玉,始以拔贡任河南获嘉县县丞(副县长),全家也迁至东姑乡东南隅社(今老县城内的东南角)。之后,先后有三人考取进士,七人考取举人,十余人为贡士,其中的顾铎、顾颐成为封疆大吏。据康熙十二年的《博兴县志》载,当时的县城所存牌坊有十,而顾氏即据其七。县志中同时保存有大量顾氏人物的事迹和撰述,体现了顾氏家族在博兴县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。随着家族的兴盛,整个家族也迁至西隅村,并按三支分居县城西部的北街、西街和南街。
顾铎时在幼年即聪颖过人,能诗善文,博兴县志说他“髫年辄为有司所知,声名籍甚”。史载他幼时曾溺水小清河,漂流数里而得活还,乡人称奇。在正德初年,博兴城池颓坏。时有外来乱民,全城尽逃,而顾铎却因父丧未敛而独自一人守于父旁。乱民闯入时,他一身是胆,面无惧色。史载:“贼曰:空城中惟此一人,此孝子也。遂舍去。”他出仕前曾在南山子一带读书,并于正德十一年丙子(1516)秋考中举人,次年三月十五日考中进士,这在当时被称为连捷进士。在明清,全国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一次只考取二百余人进士,连捷进士是比较少见的。从此顾铎开始了他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。
顾铎于正德十二年丁丑(1517)出任浙江省山阴县县令(七品)。在任上,他重教化,兴学校,购民居拓修县学并建明伦堂。执法严明,澄清吏治,山阴县志的名宦专门为其立传,说他“严明威断,吏不为奸,而民自安,豪右敛迹,抵今谈其政凛然风生”。三年考满以治高等调京,擢为刑部主事(六品)。离任后,山阴乡人感念其人其政,将其祀于县名宦祠。
在刑部,顾铎初任河南司主事,越三年(1523),以上考升授承德郎,仍在河南司任事。后会朝廷大礼成推恩,父顾友敕赠承德郎,母王氏敕封太安人,妻安氏敕封安人。后升刑部郎中(正五品),主京畿。京畿故多权贵宦戚,素称难治,铎莅政莫不敛手避。其间,发生了影响巨大的大礼议事件。嘉靖三年(1524),世宗朱厚熜定“大礼仪”,追尊其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。七月十四日早朝后,包括顾铎在内的两百余名朝廷大臣跪于左顺门前擂门大哭,声震阙庭,抗疏世宗改变旨意。顾铎遂被廷杖,后有其两首《辞朝》诗记此。在京城任职期间,顾铎广泛交游,与唐顺之、赵时春等嘉靖七才子结下深厚友情,现存有进士唐顺之《龙泉寺怀顾南田使君,顾以事不至,复惠酒助看山兴》、状元赵时春《贺顾孔振母封安人并寿七十序》等诗。
后出为汝宁知府(正四品)。某年秋,汝宁蝗虫大作,盈天蔽日。铎以文祭之。有大鸟食蝗,吐之复食,蝗灭不为灾,以积谷三十万石蒙上赏。他于明嘉靖八年(1529)还刻印了明代大儒王崇庆撰的《元城语录解三卷附行录解一卷》,现存四川省图书馆。嘉靖十年(1531)元月,转任开封府知府。开封府为明代十分重要的大府,明初朱元璋就曾有过建都开封的设想,所以博兴县专门为他立了五马坊。嘉靖十二年(1526)十月,黄河于兰阳县治北三里的黄河南岸赵皮寨决口,赵皮寨以南水位暴涨,形势十分危急。顾铎昼夜行七百里,查勘地形,疏浚赵皮寨河道,水灾得避,开封遂宁。《开封府志》记其“性刚毅,精核吏事,吏毋得干没为奸。先是上元顾公为郡良(粮)二千石,百姓为之歌曰:既庶且富,赖有两顾。政尚清宁,民皆安”。
嘉靖十三年,升河南按察使司兵备副使(正四品),分巡汝南道,督治信阳一路兵马,驻地汝宁府信阳州。嘉靖十五年,包括汝南道在内的湖广地区大饥,于是有高宠为首的数万人暴动,声震汝南。顾铎调兵遣将平定了暴动并生擒高宠。按照大明吏律,计功在上赏。时为因大礼议事而得皇宠的夏言任内阁首辅,所以史载“当道者忌之,诎其功而只授金帛之赐”。之后,曾以按察副使身份任钦命陕西巡按巡按陕西。嘉靖十六年,升任陕西行太仆寺卿(从三品),开府平凉,负责明朝九边的陕西、甘肃一带的马政。作为封疆大吏,顾铎一到任即大加整饬,马政为之一新。署有枯竹,逾年复生,时人比之为宼公竹(传宋朝寇准因谗言罢相, 临行以箭竹插于神祠前,且祷曰:若吾未负朝廷,枯竹自生。后枯竹复活,因称“寇公竹”)。次年,辞职致仕,告老还乡。因父早丧,自任官始即奉母在侧,而山阴,而京城,而汝宁、开封,而信阳,而平凉。嘉靖十八年(1539),顾铎好友、时任尚宝司卿(四品)的会元李舜臣特撰《顾南田先生尊堂八十寿序》,为顾铎老母太淑人王氏次年的八十寿辰祝寿。孝道感天,老母王氏得至八十八之米寿以上。
回乡后,顾铎在笔架山附近建有高大的藏书楼,楼中聚书数万卷,名曰风云堂。在堂后,凭建堂余材并起一雅致小亭,曰风云亭。铎居楼中读书不倦,每夜思有好句辄呼灯录之,至一夜二三起者。既无官府俗务所累,顾铎在博兴留有大量诗文,既有因兴而作的《辞朝》《退老笔架山》《春秋度》《退老》等诗,也有记事的《风云亭记》,更多的则是应博兴官绅所请而写的大量记略,如《博兴县庙学前山井记》等,其爱家乡、重友情、兴文教、倡忠孝之情怀越然纸上,如在目前。顾铎卒年无考,至少在世于明嘉靖三十一年(1552),时为64岁。博兴县原为顾铎立有进士坊、五马坊、台宪坊,墓在博兴西南三里处。后祀于博兴乡贤、忠义孝弟两祠。
顾铎宦迹并事略可见于《明史》《明史纪事本末》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《山东通志》《浙江通志》《甘肃通志》《河南通志》《青州府志》《绍兴府志》《开封府志》《信阳府志》《博兴县志》《山阴县志》等。顾铎著有《南田集》,其中现存者有《送西渭》(明嘉靖九年,1530)、《修浚小清河记略》(明嘉靖二十三年,1544)、《修造文庙祭器记略》(明嘉靖二十四年,1545)、《常烈女传》(明嘉靖二十六年,1547)《风云亭记》(明嘉靖二十七年,1548)、《博兴县庙学前山井记》(明嘉靖三十一年,1552)、《瀛洲篇》《游锦秋湖歌》《学宫前池桥亭歌》《赠盖义士》《入夏风雨作寒有感因成》《夏坐听蝉》及《辞朝》《退老笔架山》《春秋度》《退老》诸诗。(作者顾春,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)


顾连璧,字曰温,号文岗。其父曾任永平府照磨。连璧自幼英敏机智,丰仪俊美,有神童之称。好读书,文章博赡雄浑。24岁于万历甲戌年(1574)考中进士,授周至县知县。周至县偷盗和贩卖矿盐的人很多,社会秩序混乱。连璧上任后,为政廉明,执法公正,社会秩序好转。他杜请托,威慑权奸,政绩卓著。周至县有一任姓官宦,父子豪暴,横行乡里。百姓又恨又怕。他曾强霸一孝廉的树林,遭拒绝后,便把孝廉及其叔父逮去杀害。孝廉祖母亦惊死。连璧得知后非常气愤,立刻调查清楚,依法严惩。姓任的官宦本是朝廷显贵,便带上钱物贿赂权贵,进行诘辩,明神宗朱翊钧遣散任氏党羽。但其党羽仍在要害部门的亦不少。欲寻连璧过失以治之,却无缝可钻,他们叹道:周至县县令真是精干的官吏。不久,连璧调任嘉兴都丞。死后赠太仆寺卿。其弟顾合璧为举人,授博野县令,顾连珠、顾合珠均为贡生。其子顾颐为万历戊戌进士。


顾颐,顾连璧子,自幼闭门读书,喜好文章,亦富有文采,戊戌年(1598)考中二甲第十名进士。任磁州知州。曾疏浚河道,兴修水利,使3000顷粮田得到灌溉。还修筑道路,建长桥,名顾公桥。万历癸卯年(1603)升为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,甲辰年(1604)又升为武选司郎中,庚戌年(1610)除授河南知府,壬子年(1612)升任山西冀南道参议。他严行保甲,缮修墩铺,修城池,政绩卓著。乙卯年(1615)任河东道参政,旋即调任辽东布政使司参政。布政使李维翰与大将军张承胤驻守广宁(今辽宁省北镇县),顾颐与副将军驻防辽阳,辖抚顺堡。时抚顺守将游击李永芳降后金,后金袭击抚顺堡,顾颐率兵出击,追至虎皮驿。后金围辽阳,抚院亲至辽阳督战,刻令进击,顾颐率军深入,山峻涧险,伏兵四起,顾颐军大败。顾颐只余残兵,粮饷不继。顾颐献出个人俸钱及妻子首饰充作军饷,以励士气。时敌兵临城下,顾颐巡城,见大势已去,仰天痛哭,望着京城数拜后,挥笔于墙书写豪壮短诗一首:“边疆失守,臣子何颜,无力报国,甘心九泉。”遂自缢。死后赠太仆寺少卿。长子顾嘉兴官至两淮通判,其孙顾思源官青州卫千户。

 

顾万象,字奕新,顾龙山之孙,顾用诚之子,从小失去父亲,长大后侍奉祖母和生母非常孝顺,后来祖母和母亲去世,顾万象三年不言笑,服丧结束后,离开城市居住,有来学习的,不收取学费。


顾恪,字肃斋,乾隆乙酉岁贡,气宇轩昂,博览群书,侍奉父母孝顺,远近闻名。双亲去世,哀毁骨立,三年不曾言笑。文章清真简练,堪称表率。


顾远,崇祯壬午副榜,甲申之变,清兵东下,巡城邑,远与故县令舒万化协谋守城,城破,同殉难。


顾昂,增广生,生性端正大方,父亲名升府,邑庠生,晚年在旧辛安庄务农,突然重病,用轿子抬到城里时,顾昂听到父亲呻吟,一边祷告一边哭,愿意用自己的身体代替父亲。父亲去世后,顾昂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,按照礼节把父亲安葬后,顾昂三年不曾笑。姓陈的县令想见见他,顾昂拜谢后推辞说:“母亲生病十多年了,她吃的药我一定亲自尝尝,十年里不曾去过一百里之外的地方。”母亲去世后,正值寒冬,顾昂披散着头发,赤着脚,昼夜守在灵柩旁边。亲戚劝他稍微调养一下,顾昂大哭不止,竟然因此去世。


顾遵,邑庠生,喜爱辞章好善乐施,体恤孤寡老人,曾经帮一个人赎回卖掉的女儿,还施舍棺材掩埋路上饿死的人,亲族中如果有人不能成亲,就出资资助了好几个。


顾其惠,兄弟三人中,顾其惠是老二,从小开始读书,没有完成就从商,后来因家里贫穷就分家了。他的兄弟都没有儿子,顾其惠给哥哥纳了一个妾,也没有生子。弟弟有个人债务,不敢告诉家里人,顾其惠知道后,就偷偷地替他还了。顾其惠有四个儿子,第二个过继给哥哥,小儿子过继给弟弟,于是又合家在一起。顾其惠有个妹妹嫁给魏氏,魏氏家里贫困,顾其惠就给他们买了土地来养家糊口。

 
版权所有:鸿福斋画廊 备案号:鲁ICP备08002237号
通讯地址:山东省博兴县工艺美术一厂 邮编:256500 联系人:顾东福
电话:0543-2601498 手机:13705436618 邮箱:bxhfz@163.com 微信:j13954305185 管理